自由工作室制度與項目化教學

發布時間:2009-04-04

自由工作室制度與項目化教學

              ——專業人才培養方式與保障問題的設想

藝術系   馮黃偉

摘要:

隨著高等職業教育的不斷發展,項目化教學已經成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針對專業人才培養方式及人才培養方式的保障問題我們做了一些設想。那就是根據專業發展情況,考慮專任教師所研究的專業方向,在職業教育和專業教育的基礎上結合項目化教學實施自由工作室制度。以期擴展項目化教學的內容,強化專業教育的內涵建設,探討高職教育的新內容,進而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和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

關鍵詞:

項目化教學   自由工作室   高職教育   人才培養

 

引文:

高職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類型最近才被正名。隨著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和職業教育的發展,針對高職教育中的人才培養方式及其保障的問題成為各類職業學院在實施教學中亟待突破的課題!而項目化教學在工科類院校的成功實施無疑為我們建立了一個可以學習并利用的模式。但根據我院文科為主體的實際情況又該如何對項目化教學加以運用則成為一個重要課題,尤其是藝術類教學在引用過程中問題接踵而來。那么有沒有更加合理的方式呢?我們根據高職藝術類專業中存在的問題,結合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方案就攝影專業進行項目化教學的實踐進一步作了大膽的設想——引入自由工作室制度。

一、         自由工作室制度說明

所謂自由工作室制度就是在專業教學的過程中,針對專業教學內容;考慮專業教師的專業方向,并根據行業發展的情況把教學內容進行整合與分類;學生在適當的教學周期內可以自由選擇專業方向的一種工作室學習的制度。

自由工作室的建立可以形成教師與學生最大限度的溝通,同時也對每個工作室的教學內容可以提出量化考核及來自行業需求的考驗。學分制在此時可以得到較大范圍的體現!以往的教學中我們衡量學生的學習情況只能依賴各門課程的考試成績,學分只是記錄考試成績的另一種方式,并不體現來自教師和社會的評價!因為在通常的教學中課程是出現在諸如理論課、實踐課等大的體系中。實際上與最終的教學結果很難產生直接的關系。但在工作室的教學和實踐中,課程作為必備的知識和能力是與實踐及完成項目和來自社會的評價緊密相關的。由此,教師的責任心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考驗,人才培養的序幕就此展開。

由于在一個專業中實施多個(24個)工作室供學生選擇,即學習的可能性增多、專業性加強、學習興趣得到釋放。教學內容的實施在此時可以進一步擴展,教學效果可以受到多層次檢驗。而最終的檢測則來自在工作室學習過程中所參與項目的完成情況,和來自行業對教學和學生的認可。從而進一步為學生就業鋪平道路。

二、         自由工作室制度與項目化教學

自由工作室制度要求每個工作室在每個學期尋求來自社會和行業的實踐項目,要求每位工作室的負責教師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并在實踐中檢測工作室的教學情況及各門課程的開設情況。項目化教學在工科類的教學實踐中通常被引用為前校后廠的模式,或直接到生產線上去實際操作,并以此檢驗教學成果。而文科類的實踐項目多體現為配合行業或公司承攬具體業務或任務,特征是每次任務的時間內容不是完全和教學內容相吻合,由此教師和學生都要面臨行業的考驗。另一種情況是工作室自己承攬或開發項目,這時教師和學生的主動性得到考驗,而首先受到考驗的能力——專業技術能力,同時個人的基本素質也得到檢驗。那么,可以想象,項目化教學的一個制高點——即人才培養效果——得以形成。

由于工作室的成立來自專業的發展情況和教師的專業傾向,加之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工作室,所以項目化教學的推行可以緊扣行業和專業的發展情況。負責教師在項目中推行教學內容或在教學內容中不斷引入新的項目,使教學內容的更新速度得到提高。學院教學的前瞻性和實驗性也得到發揮。此時,項目成為一種虛實相間的、檢驗教學效果的利器。有效地擴大了項目化教學的范圍。同時由于多個工作室的存在,競爭與互相學習自然產生,專業的發展此時也會受到積極的影響。加上各種實踐項目和虛擬項目的實施,專業在同等院校的發展情況也可以產生良性影響。對擴大專業影響力和專業內涵建設具有積極意義。

三、         自由工作室制度與人才培養方式及保障

人才培養方式包括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職業專門能力和技能培訓、職業關鍵能力和素質培養。而做好人才培養保障則需要教師隊伍建設、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課程和教材建設、管理隊伍與制度和質量控制等五個方面的內容。那么自由工作室制度在此時能夠體現那些優越性呢?

首先是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的積極因素,工作室制度的特點之一就是教學與實踐內容掛鉤。作為工作室生命力的體現,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可操作性和先進性是教學內容得以完美實現的保障。而職業關鍵能力的凸顯來自所培養的人才應具備的跨行業、跨專業、跨職業的基本能力。在職業者未來的發展是起著關鍵作用,源于職業能力而高于職業能力,是職業能力的延伸。前面我們已經分析過項目化教學在文科類職業教育中的擴展情況。由于每次獲得實踐項目的不確定性和必要的自主開發,教師和學生在實現一個項目的過程中會同時經受來自社會和行業的考驗!是以跨行業、跨專業、跨職業的能力培養成為必備的要求。這也促使工作室在實施教學內容是把職業關鍵能力和素質培養作為重點,并在各

類考核中得到檢驗。

自由工作室制度在涉及人才培養的保障問題中更是具有先進性,體現在對教師隊伍的培養和建設。根據我們的設想,每個工作室的師資結構應由下圖組成:

 

 

 

 

 

 

 

(負責人)

兼職

教師

外聘

教師

行業

人才

同時,加強專業實訓基地建設也是工作室得以穩步發展必不可少的因素。這也克服了過去粗淺條的專業教學內容的劃分所帶來的教學保障單純依賴學校的問題。關于管理和制度的落實問題實際上就是高職教育的辦學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服務為宗旨、走產學研發展道路的問題。所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自由工作室制度無疑會在高職文科類,尤其是藝術類的教學中起到積極作用。

四、         藝術類專業的教學特點與分析

高職院校藝術類專業的特點有兩個方面:一是專業方向傾向于實用美術類(如藝術設計、服裝設計、攝影攝像技術等);二是教學方式表現為普通院校課堂教學和美術院校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模式。并不具備高職或職業教育特點。

藝術類各專業的教學方式有別于常規教學,是以培養學生的感覺和動手能力為主體的。美術院校的培養目標和高職院校有所不同,所以我們不能單純的沿襲它們的教學方法。而普通院校對相關專業的教學是建立在較大的學科基礎之上的。如藝術設計在藝術學或視覺傳達方面,攝影攝像在新聞與傳播專業等。所以,在高職藝術類的教學中既要體現美術類專業的特質,又不能視職業教育的特點不見。相反,應當首先考慮專業的職業特點。即必須研究行業的發展情況,準確定位專業培養目標,突出專業特點,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把素質教育和藝術感受力作為重要內容滲透在教學內容中,以提升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

五、         高職教育的幾點思考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種類型已經逐漸為國人所認可和理解。實際上我國的職業教育在經濟建設中一直起著重要作用,從以前的技術學校到今天的各類培訓機構,甚至包括師范類院校都屬于職業教育的范疇!如今,我們引入國外職業教育的最新成果和經驗,高職教育正在迎來她的春天。那么,作為奮斗在職業教育一線的專業教師該以何種姿態來迎接這美好的春天呢?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如何體現,專業特色與行業、社會的評估怎樣結合,學習、研究與專業實踐,包括如何上好每一門課都是擺在我們面前的課題。那么思考并研究職業教育的特點成為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結語:

自由工作室制度作為高等職業教育的一種形式,實際上是我們在專業教學中的一種設想。結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的保障機制探討自由工作室制度的可行性;結合項目化教學研究自由工作室制度的優越性;結合高職藝術類教學的特點尋找我們工作的切入點……這些都將成為專業教學過程中的一些經驗和設想不斷促使專業的發展與成熟,當然也包括每位從事教學的老師和行業專家。希望通過不斷的思考可以激勵我們不斷前行,并攀上職業教育和專業教育的最高峰!相信這是希望所在。

 

參考資料:

《河北女子職業技術學院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自評工作手冊》

《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體系的構建》王振杰  2008

 

 

 

 

 

 

 

 

 

 

 

 

 

 

 

 

 

                                                             

注①  :《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體系的構建》王振杰 2008

注②  :《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體系的構建》王振杰 2008